|
楸樹栽培管理「山東牟氏楸樹苗,楸樹苗基地,楸樹小苗價格」楸樹又名金絲楸,為紫葳科梓樹屬落葉喬木,主產于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華北地區及浙皖一帶也有分布。楸樹樹干挺拔,生長迅速,適宜做庭陰樹、行道樹,也可用于點綴草坪、假山,是園林綠化的好材料。楸樹高可達35m,樹干挺拔,樹冠呈倒卵形,樹皮灰色或黑褐色。葉對生或三葉輪生,三角狀卵形或長卵狀橢圓形?偁罨ㄐ蝽斏,有花3~12朵,花冠淺粉色,內有紫色斑點。蒴果,種子扁平,兩端有白色長毛;ㄆ4~5月,果期9~10月。楸樹喜光,幼苗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不耐嚴寒。楸樹既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濕,不耐貧瘠。喜歡濕潤、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能耐輕度鹽堿土,在pH值8.8、含鹽量0.15%的輕度鹽堿土中能正常生長。對二氧化硫及氯氣有較強抗性,且有較強的滯塵能力。 栽植方法 園林綠化中栽植楸樹,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春季栽植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應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進行。栽植前應按要求挖好種植穴,種植穴規格不小于120cm×120cm,深不低于80cm,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如果土質不符合要求,還應該進行客土。米徑小于10cm以下的楸樹苗可裸根栽植,大于10cm的苗子最好帶土球種植,帶土球可保持較高的成活率(楸樹苗基地)。栽植楸樹時不能栽植過深,否則植株易發生悶芽,即使是秋天栽植的苗木,第二年早春澆春水的時候也應將土堆扒開,以利于植株發芽。一般來說,栽植裸根苗,填土可高于原土痕2~3cm,帶土球苗應與原土球平齊。楸樹喜肥,栽植時應施用一些經腐熟發酵的圈肥作基肥,基肥應與栽植土拌勻,不拌勻容易燒根。春天栽植時應立即澆頭水,3天后澆二水,再過5天澆三水。(楸樹小苗價格)秋天栽植則應根據栽植時間確定澆水次數,如11月中旬栽植,可澆兩次透水,即栽植后立即澆頭水,過7天后澆二水,如12月上旬栽植的,澆1次透水即可。栽植后對較大規格的苗木應及時搭設支架,防止風吹搖動或人為搖動。 水肥管理 楸樹對水分的要求比較嚴格,在日常養護中應加以重視。以春天栽植的苗子為例,除澆好頭三水外,還應該于5月、6月、9月、10月各澆1~2次透水。7~8月是降水豐沛期,如果不是過于干旱則可以不澆水,12月初要澆足、澆透防凍水,第二年3月初應及時澆返青水。4月、5月、6月、9月、10月各澆1~2次透水,12月初澆防凍水,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澆水,第四年后除澆好返青水和防凍水外,可靠自然降水生長。但天氣過于干旱、降水少時仍應進行澆水,對生長多年的行道樹也應在干旱天氣澆水,以利于植株的生長。 楸樹喜肥,除在栽植時施足基肥外,還應該于每年秋末結合澆凍水施一些經腐熟發酵的芝麻醬渣或牛馬糞,在5月初可給植株施尿素,使植株枝葉繁茂,加速生長。7月下旬施用磷、鉀肥,能有效提高植株枝條的木質化程度,利于植株安全越冬。 整型修剪 楸樹耐修剪,萌芽力較強。在栽植前一般要進行截干處理,干高可按使用要求或設計要求確定。春季待新生枝條長至30cm左右時,在與頂端較近的枝條中,選取3~4個長勢強壯、分布均勻且不在同一軌跡上的枝條作主枝,其余新生枝條全部剪除,在生長期內,應及時抹除主干抽生的芽子,防止消耗過多養分。楸樹的新枝條生長速度較快,當年可長到80~120cm左右,秋末落葉后,對所選留的主枝進行中短截,保留40~60cm,留芽一定留外芽。在栽培管理過程中,如果不對主枝進行短截,任其生長,結果導致楸樹樹冠窄小而不開張,既不美觀,遮陰面積也小。因此對主枝進行中短截、選留外芽是擴大楸樹樹冠的有力措施。第二年春末,對主枝上新生的小枝進行篩選,每個主枝上保留1~2個新枝做側枝,所選枝條要長勢健壯且不能相互交錯,其余枝條全部疏除,秋末落葉后再對這些枝條進行中短截,同樣保留外芽。經過上述修剪后,楸樹的基本樹形就形成了,在以后的養護中,只需疏除下垂枝、交叉枝、過密枝、病蟲枝、干枯枝即可。 繁殖 楸樹可采取播種法、埋根法、扦插法和嫁接法繁殖,常用的是埋根法和嫁接法。埋根法3月下旬,在長勢健壯、胸徑15cm以上的楸樹上選取根條,根條粗1~2cm,長12~20cm,剪口要平滑。采取斜埋法時,株行距為20cm×20cm,根系大頭朝上,小頭朝下,成45°斜角,埋根時要注意摁實土壤,使根與土壤緊密結合,根的上端略低于地面2cm,埋好后輕輕踩踏,然后澆1次透水。平埋法是將根條平放于溝槽內,填土踩實即可,株行距為30cm×30cm。埋根后20天左右即可萌芽,苗高15cm左右時及時除蘗,每個根條只保留1個長勢健壯的枝條,5月初施用1次尿素,用量為每畝50kg,可加速幼苗的生長,6月中旬再施用1次磷鉀復合肥,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第二年對幼苗進行移栽,株行距為60cm×60cm。嫁接法嫁接楸樹一般用梓樹做實生苗作砧木。3月下旬采取條播法播梓樹種子,待梓樹幼苗出齊1個月后施用1次尿素,用量為每畝50kg,加速幼苗的生長,第二年4月中旬采取芽接法進行嫁接,嫁接后用塑料袋罩住接芽進行保濕,芽子成活后去掉塑料袋。 病蟲害防治 蟲害常見蟲害有珀蝽、泡桐龜甲、模毒蛾、白腎夜蛾、霜天蛾、銀杏大蠶蛾、楸蠹野螟、大青葉蟬等。如有珀蝽發生,可在其成蟲、若蟲期噴灑20%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倍液進行殺滅;如果有泡桐龜甲發生,可在其幼齡幼蟲期噴灑3%高滲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進行殺滅;如有模毒蛾發生,可在其幼蟲期噴灑20%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倍液進行殺滅。如有白腎夜蛾發生,可在其幼蟲期噴灑48%蘇云金桿菌進行殺滅,用20%除蟲脲懸浮劑7000倍液殺滅3齡前幼蟲。在霜天蛾發生嚴重時,可噴灑Bt乳劑500倍液進行殺滅。如有楸蠹野螟發生時,可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如有大青葉蟬危害,可在其若蟲期噴灑25%撲虱靈可濕性顆粒1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3500倍液。病害常見病害有楸樹炭疽病和楸樹根瘤線蟲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楸樹的葉片和嫩梢,高溫高濕期及通風條件不好的環境下易發生此病。發病后葉片萎蔫并過早脫落,在養護過程中要注意通風透光,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如果有發生,可噴灑80%炭疽福美可濕性顆粒5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7天1次,連續噴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根瘤線蟲病主要危害楸樹根系,主根、側根和小根都能遭到侵染,發病后根系上著生瘤狀物,隨后根系腐爛,導致植株逐漸枯死。此病較頑固,栽植前應加強檢疫,防止引入帶病苗,如有發生可在根部施入10%克線磷粉劑(每畝3~4kg)或98%棉隆微粉劑(每畝5~6kg)進行防治。 |